养护百科

常见客服问答

更多

联系我们

电 话: 0731-85634119

移动电话:15074957830

联 系 人:于杰

公司地址:长沙市雨花区环保中路188号国际企业中心7栋B座501

养护百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护百科 | 正文

冬季混凝土施工与养护方案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网站编辑   阅读:1283   更新:2014年05月13日   字体:

冬季混凝土施工与养护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情况  
      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贵州境思南至遵义段第SZTJS-13合同段位于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内,设计为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100 Km/h,起止里程桩号为K267+430~K274+360,全长6.93 Km。 
      本工程有预制30米小箱梁360片、40米T梁400片、空心板428片。计划设置三个预制场,1#预制场设置在起点K267+430~K267+986段的路基上,预制任务为30米小箱梁244片,40米T梁36片,安装范围为天新桥大桥、卢家屋大桥、G326分离式立交、朱家湾大桥以及朱家湾中桥的箱梁。2#预制场设置于K273+014~K273+686段的路基上,预制任务为30米小箱梁156片,40米T梁324片,安装范围为新房子1号大桥、红龙2号大桥、红龙1号大桥、大湾2号大桥、大湾号大桥的箱梁。3#预制场设置于K269+420~K269+790段的路基上,预制任务为空心板428片,安装范围为草鞋垭大桥。 

1.2、混凝土搅拌站生产情况 
      根据业主、总监办及驻地办的节点施工任务要求,工期紧、任务重,开展冬季施工势在必行。为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搅拌站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证混凝土生产正常运转。本标段地处于贵州省中部偏北,乌江中游以北,大娄山山脉以南地理位置,主要受到霜冻、冰冻与积雪的气候的影响,给混凝土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在混凝土生产中必须解决好以下主要技术难点: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入模温度达5度以上,又要保证混凝土浇筑后能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和拆模强度;混凝土拌合物应具备良好的耐低温性、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及易密性。 

1.3、冬季施工规定 
      按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01的相关规定,当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养护措施。  

2、搅拌站的主要配置 

      混凝土搅拌站主要由搅拌主机、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贮存系统和控制系统等5大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组成。
      1.搅拌主机:搅拌主机按其搅拌方式分为强制式搅拌和自落式搅拌;本项目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2.物料称量系统:物料称量系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和混凝土生产成本的关键部件,主要分为砂石料称量、粉料称量和液体称量三部分。 
      3.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输送由三个部分组成。砂石料输送,粉料输送;液体输送。
      4.物料贮存系统:混凝土可用的物料贮存方式基本相同。砂石料露天堆放;粉料用全封闭钢结构筒仓贮存;外加剂用钢结构容器贮存。 
      5.控制系统:搅拌站的控制系统是整套设备的中枢神经。

3、混凝土拌制 

      1.严格按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 — 2011及《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 — 2005等的相关规定。 
      2.水泥、粗细集料、水、外加剂分别计量,其计量允许偏差:水泥、水、外加剂为±1%,粗细集料为±2%。 
      3.经过计量的原材料按设计的搅拌加料顺序进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投料顺序为粗集料、水泥、水及外加剂、再加入细集料。 
      4.冬季施工混凝土的拌制时间不得小于90S。 
      5.预制构件为C50高标号砼,为保证砼强度、对机制砂进行水洗除尘处理并检验合格后使用。 

4、运输与浇筑 

      混凝土运输与浇筑除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之外,还采取了以下相应措施:
      1.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使运输距离最短。在寒季施工将对混凝土输送车采取保温措施,输送车的保温可在其搅拌筒外加设保温棉等材料制作的保温套,保温套的制作应既能达到保温效果,又不影响转筒的正常转动。 
      2.为减小混凝土温度损失,施工时要尽量缩短输送车运输时间,混凝土运到浇筑现场后应立即浇筑,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 
      3.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予埋件进行检查,将附着在模板、钢筋和运输通道上的冰雪、污垢清扫干,并检查砼的坍落度、流动性、和易性。 
      4.运至浇筑现场的混凝土,因凝结或冻结而降低流动性后,不得二次加水拌合使用。

5、混凝土养护 

      采用暖棚法加热养护混凝土,暖棚应坚固、不透风,靠内墙宜采用非易燃性材料,在暖棚中用明火加热时,须特别加强防火、防煤气中毒等措施;暖棚内宜保持不得低于5℃,且保持一定的湿度,当湿度不足时,应向混凝土面及模板上洒水,也可以在煤炉上烧水增加暖棚内湿度。 
      该法的优点是设施灵活,施工简便,费用较小,缺点是需要专人经常检查棚内温度、湿度及加煤。   

6、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验 

      1.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①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控制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②水泥是最重要的组成材料,对混凝土质量和工艺性能有重要影响。按原材料选定原则选用的水泥进场后不得受潮,不得混合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超过规定贮存时间或质量明显下降的水泥,使用前应进行复检,按复检结果使用。 
      ③砂石料进场后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贮存、堆放,不得混入有害杂质和冰雪。使用前应对级配、含泥量和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指标进行复检并测定其含水量,砂石料不得受冻结块。 
      ④加强对外加剂各项技术性能的检验,对外加剂的品种、掺量不得随意变动。  

      2.混凝土的质量指标 — 坍落度 
      坍落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质量指标。它是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输送方式、施工方法、振捣工艺等要求而确定的。因此,应严格控制坍落度,使其允许偏差≤20mm。每工作班设专人对坍落度进行检查。

      3.搅拌站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①提出控制目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订管理制度。
      ②严格控制计量误差,确保按配合比施工。 
      ③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浇筑地点后,应不离析、不分层,并保证入模温度在5℃~10℃范围内。 
      ④按要求制取足够数量的混凝土检查试件,以供后续施工及混凝土性能评定时用。

      4.温度测定 
      ①为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的拌制、成型与养护过程中,设专人对温度进行测量。 
      ②混凝土浇筑前和振捣完毕后的温度每2h测读一次。当发现温度较低时,除加强运输过程的保温工作之外,还考虑对结构本身进行加热保温,或采取其它措施。

      ③测温范围:从浇筑完毕时起至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值为止的整个过程。
      ④测温时间:在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之前,每2h测读一次,以后每昼夜至少测读一次直到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时为止。  

      5.混凝土的质量检查 
      ①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的最大威胁是冻害,混凝土遭受冻害后,即使是恢复到正温养护,其最终的力学性能和性能均有损失。因此,检查混凝土质量时不仅要检查实际达到的抗压强度,而且要严格检查其是否已经遭受冻害。 
      ②方法与评定标准: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混凝土试样,每工作班或每100m3(不足100 m3按100 m3计)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1次。 
      ③混凝土每个构件应抽取试件三组,其中一组试压28天强度(f28),一组同条件养护7天,另一组试件作施工控制用。 
      ④如需要进行抗渗、抗冻融检验,则应取相应数量的试件,进行抗渗、抗冻融试验,将试验结果与设计要求相对照,进行合格性判定。   
      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原材料质量加强控制;使混凝土拌合物达到要求的温度,就能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特性,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还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混凝土结构的保温保湿养护,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温度不低于混凝土外加剂规定的最低适用温度;在混凝土拆模前后的养护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