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常见客服问答

更多

联系我们

电 话: 0731-85634119

移动电话:15074957830

联 系 人:于杰

公司地址:长沙市雨花区环保中路188号国际企业中心7栋B座501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混凝土工程外观弊病及预防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网站编辑   阅读:2782   更新:2011年08月19日   字体:

六、施工缝夹层现象: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原因分析:

1、在灌注砼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注前,捣实不够。2、灌注大体积砼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砼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砼时混入砼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预防措施:

1、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砼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答应继续灌注。2、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灌注砼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碎石或软弱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砼表面的水予清除。3、在浇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一层。治理方法: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捣实并认真养护。

裂缝的原因

裂缝的特征

混凝土材料方面

1、水泥凝结(时间)不正常

面积较大混凝土凝结初期出现不规则裂缝

2、水泥不正常膨胀

放射型网状裂纹

3、混凝土凝结时浮浆及下沉

混凝土浇注一、二小时后在钢筋上面及墙和楼板交接处断续发生

4、骨料中含泥

混凝土表面出不规则网状干裂

5、水泥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后1~2周出现等距离规则的直线裂缝,有表面的也有贯通的

6、混凝土的硬化、干缩

浇注两三个月后逐渐出现及发展,在窗口及梁柱端角出现斜裂纹,在细长梁、楼板、墙等处则出现等距离垂直裂纹

7、接茬不好

从混凝土内部爆裂,潮湿地方比较多

施工方面

1、搅拌时间过长

全面出现网状及长短不规则裂缝

2、泵送时增加水及水泥量

易出出网状及长长短不规则裂缝

配筋踩乱,钢筋保护层减薄

沿混凝土肋周围发生,及沿配筋和配管表面发生

4、浇注速度过快

浇筑1~2小时后,在钢筋上面、在墙与板、梁 与柱交接处部分出现裂缝

5、浇注不均匀,不密实

易成为各种裂纹的起点

6、模板鼓起

平行于模板移动的方向,部分出现裂缝

7、接茬处理不好

接茬处出现冷茬裂缝

8、硬化前受振或加荷

硬化后出现受力状态的裂缝

9、初期养护不好

过早干燥

浇信不久表面出现不规则短裂

初期受冻

微细裂纹。脱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返白,空鼓等

10、模板支柱下沉

在梁 及楼板端部上面与中间部分下面出现裂纹

使用及环境条件

1、温度、温度变化

类似干缩裂纹,已出现的裂纹随环境温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混凝土构件两面的温湿度差

在低温或低湿的侧面,拐角处易发生

3、多次冻融

表面空鼓

4、火灾表面受热

整个表面出现龟背头裂纹

5、钢筋锈蚀膨胀沿钢筋出现大裂缝、甚至剥落、流出锈水等

沿钢筋出现大裂缝,甚至剥落,流出锈水等

6、受酸及盐类浸蚀

或混凝土表面受腐蚀,或产生膨胀性物质而全面溃裂

结构及外力影响

1、超载

在梁与楼板受拉侧出现垂直裂纹

2、地震、堆积荷载

柱、梁、墙等处发生45°斜裂纹

3、断面钢筋量不足

构件受拉力出现垂直裂纹

4、结构物地基不均匀下沉

发生45°大裂缝

 

 

通病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1.砼表面缺浆、粗糙、凸凹不平,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1.模板表面在砼浇筑前未清理干净,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2.未全部使用钢模板,夹杂其他类型模板;
3.模板表面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造成砼拆模时发生粘模;
4.模板拼缝处不够严密,砼浇筑时模板缝处砂浆流走;
5.砼振捣不够,砼中空气未排除干净。    1.模板表面认真清理,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全部使用钢模板;
3.砼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振捣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振捣手在振捣时掌握好止振的标准:砼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
2.砼局部酥松,石子间几乎没有砂浆,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1.砼配比不准,原材料计量错误;
2.砼未能充分搅拌,和易性差,无法振捣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砼,下料不当,发生石子与砂浆分离造成离析。
4.漏振造成蜂窝;
5.模板上有大孔洞,砼浇筑时发生严重漏浆造成蜂窝。    1.采用电子自动计量拌和站拌料,每盘出料均检查砼和易性;砼拌和时间应满足其拌和时间的最小规定;
2.砼下料高度超过两米以上应使用串筒或滑槽;
3.砼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30厘米之内;振捣时振捣器移动半径不大于规定范围;振捣手进行搭接式分段振捣,避免漏振;
4.仔细检查模板,并在砼浇筑时加强现场检查。
3.砼结构内有孔洞,局部没有砼,或蜂窝巨大。    1.钢筋密集、预埋件密集,砼无法进入,无法将模板填满;
2.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
3.砼坍落度太小,无法振捣密实;
4.砼中有硬块或其他大件杂物,或有其他工、用具落入;
5.不按规定程序下料,或一次下料过多,来不急振捣造成。    1.粗骨料最大粒径应满足规范要求;
2.防止漏振,专人跟班检查;
3.保证砼的流动性附合现场浇筑条件,施工时检查每盘到现场的砼,不合格坚决废弃不用;
4.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防止杂物落入正浇筑的砼中,如发现有杂物应马上进行清理;
通病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4.钢筋砼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露于砼表面    1.钢筋尺寸大于设计,局部有紧贴模板处;

2.砼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脱落造成钢筋移位紧贴模板;

3.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骨料卡在钢筋上,砼将不能裹住钢筋造成露筋;

4.砼拆模过早,模板将砼带落造成露筋。
   
1.绑扎钢筋前,认真检查钢筋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的一律返工;

2.垫块按一米间距梅花状布置,钢筋密集处应增加垫块密度;

3.砼配比中的粗骨料最大尺寸应附合规范要求,并在收料时严格控制;

4.砼拆模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强度。

5.砼结构直边处.棱角处局部掉落,有缺陷   
1.砼浇筑后养护不好,边角处水分散失严重,造成局部强度低,在拆模时造成前述现象;

2.模板在折角处设计不合理,拆模时对砼角产生巨大应力;

3.拆模时野蛮施工,边角处受外力撞击;

4.成品保护不当,被车或其他机械刮伤。
    1.加强养护工作,保证砼强度均匀增长;

2.设计模板时,将直角处设计成圆角或略大于90度;

3.拆模时精心操作,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结构物;

4.按成品防护措施防护,防止意外伤害。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施工中要区别对待,并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解决问题。本文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几点处理措施。

  1、干缩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干缩裂缝产生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二是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三是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四是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五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侧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厘米,较长的裂缝可达2~3米,宽l~5毫米。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二是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三是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四是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五是在高温和大风天气要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及时养护。

  3、沉陷裂缝及预防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问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二是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三是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四是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五是在冻土上搭设模扳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4、温度裂缝及预防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混凝土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袭击,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主要预防措施:
  一、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
  二、减少水泥量,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450公斤/立方米以下。
  三、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
  四、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五、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六、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
  七、高温季节浇筑时可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
  八、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与结构尺寸相关,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
  九、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通过冷水或者冷气冷却,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十、加强混凝土温度的监控,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
  十一、预留温度收缩缝。
  十二、减小约束,浇筑混凝土前宜在基岩和老混凝土上铺设砂垫层或使用沥青等材料涂刷。
  十三、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十四、混凝土中配置少量的钢筋或者掺人纤维材料,将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防治混凝土裂缝应针对成因,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设计及加强施工等方面的管理,使混凝土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以确保结构安全